最低183元,18省联盟耗材集采结果出炉(附名单)-热点聚焦

来源:赛柏蓝器械

吻合器降价潮背后,本土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建厂扩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吻合器降价结果出炉

近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公示京津冀“3+N”联盟吻合器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协议期满后接续拟中选结果的通知》。

其中,管型/端端吻合器最低拟中选价格188元,最高拟中选价格604元;痔吻合器最低拟中选价格183元,最高拟中选价格364.5元。

(完整名单附文末)

据了解,2021年,河北省医保局通过京津冀联盟,牵头京、津、冀、黑、吉、辽、赣、鄂、桂、鲁、陕、渝、内蒙古、甘、宁、青、藏、贵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吻合器带量联动,集采周期为两年。

与联盟地区的历史采购价相比,管型/端端吻合器平均价格从2530元/个降至320.72元/个,平均降幅86.89%,最高降幅94.41%;痔吻合器平均价格从2333.98元/个降至267.26元/个,平均降幅88.09%,最高降幅94.88%。

6月18日,前述集采的接续工作启动。根据此前通知,原则上将采购主体填报的采购需求量90%作为本次联合带量采购的意向采购量。报价方面,按照不高于上一采购周期中选价格填报产品拟供应价格,且不得高于联盟地区外的带量采购中选价格。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吻合器集采已基本覆盖全国。前不久开始执行的福建等15个省区市腔镜切割吻/缝合器类耗材联盟集采中,所涉及的医用耗材产品上年度采购总金额达68亿元,覆盖全国近50%市场,中选产品平均降幅55.52%。

根据国家医保局办公室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今年将指导更多省份推进吻合器、超声刀等普外科耗材集采。

02

集采后,国产吻合器企业建厂扩产

对于国产吻合器企业而言,集采带来的国产替代加速效应,似乎已经显现。

上市企业中,戴维医疗旗下主营吻合器的子公司维尔凯迪2022年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8.89%,净利润4745.59万元,同比增长30.26%。

主营吻合器的天臣医疗2022年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增长8.56%;较2020年增加42.05%。今年一季度,天臣医疗业绩增长延续,营收为5947.24万元,同比增长17.45%,净利润1169.96万元,同比增长60.97%。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集采带来的销量增长。天臣医疗2022年报指出,国内带量采购中标、海外新增销售区域及客户采购规模增加,是腔镜吻合器类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戴维医疗2022年报指出,维尔凯迪腔镜吻合器在福建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全系中标,随着该项目的具体落实,维尔凯迪腔镜吻合器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加速提升。

在良好的业绩增长预期之下,相关企业也将建厂扩产的计划提上日程。

6月21日,戴维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由全资子公司维尔凯迪投资建设微创外科器械扩产项目,项目总投资金额为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72670.07平方米,主要用于建设微创外科综合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戴维医疗认为,随着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不断推进,集采带来的降价成效,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的需求,加快国产吻合器厂商市场准入速度,加快国产替代进口,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快速提高吻合器市场覆盖面。吻合器设备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去年10月,天臣医疗宣布新增“天臣医疗研发及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达5亿元,设计年产能200万支。

天臣医疗谈到,在集采推动下,外资品牌占据的高端腔镜吻合器市场份额将加快释放,这要求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创新以实现技术突破。原募投项目中“生产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完成后,预计公司产能可由30万支扩大至87万支,但仍不能满足未来医疗带量采购和公司营销拓展下的产能需求。

03

高端赛道之争,研发实力成关键?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吻合器可分为开放式吻合器和腔镜吻合器。开放式吻合器主要应用于开放外科手术,技术门槛基本被突破,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腔镜吻合器是微创外科医疗器械中的一种,伴随微创手术的不断铺开,腔镜吻合器的发展势头迅猛。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吻合器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我国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5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0%。

相对来看,腔镜吻合器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市场仍由强生、美敦力等外资器械巨头主导,该领域也成为本土企业的发力点。此外,智能化、电动化是吻合器的发展方向之一,电动吻合器的研发布局也颇受重视。

目前,国产吻合器企业主要包括瑞奇外科、法兰克曼、派尔特、天臣医疗、东星医疗、维尔凯迪等,整体而言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且相对分散。

毫无疑问,集采成为国产吻合器突围的重要契机,在此过程中,提供优质产品依然是王道。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近期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耗材集采,国产优势更为明显。这也意味着,传统外资巨头的部分市场份额将有望由国产品种取代,国产品牌有望取得强势增长,传统开放吻合器的技术门槛基本被突破,国内吻合器企业应当意识到创新研发的重要性。”

国产吻合器企业已经加大了研发力度。

例如,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天臣医疗研发费用占比不断提升,分别为8.16%、9.41%、13.70%和15.51%。

2022年,东星医疗销售、管理费用均有超10%的下降,而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17.12%。

近年来,国产腔镜、电动吻合器密集上市,并在诸多吻合器集采中中标。在较为明确的国产替代趋势下,市场格局的变化已成必然。

关键词: